PCB电路板设计布线的基本原则
布线是所有电路板设计中最重要的过程,将直接影响整个产品的性能。在电路板设计过程中,布线一般分为三个层次:一是布线,这是PCB设计最基本的要求。如果路线没有布线,到处都是飞线,那就是不合格的电路板。二是电气性能的满足,这是衡量电路板是否合格的标准。这是在布线后,仔细调整布线,使其达到最佳的电气性能。最后,它很漂亮。如果你的布线铺得很好,没有什么会影响电器的性能,但整体表面看起来很乱,那么无论电器性能有多好,在别人眼里仍然是一个设计不合格的电路板,这将给电路板贴片加工厂的组装和测试过程带来极大的不便。布线要整齐,不能纵横交错,不能乱七八糟。这些都要在保证电气性能、满足其他单项要求的条件下实现,否则就是浪费资源。
1、一般来说,电源线和地线应先接线,以确保电路板的电气性能。在允许的范围内,尽量扩大电源和地线的宽度,最好的地线比电源线宽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地线>电源线>电源线。通常信号线宽度为0.2~0.3mm,较薄的宽度可达0.05~0.07mm,电源线一般为1.2~2.5mm,对于数字电路的PCB,可以用宽接地线产生电路,形成地网使用(模拟电路的地面不能这样使用);
2、提前对要求严格的线路(如高频线路)进行布线,输入端和输出端边线应避免相邻平行,以免产生反射影响。如有必要,应增加地线隔离,相邻层线应相互垂直,平行容易产生寄生藕;
3、振荡器外壳接地时,时钟线应尽可能短,不能到处吸引。加强时钟谐振电路和特殊高速逻辑电路下的地面积,而不是其他电源线,使周围电场接近零;
4、尽量选择45度曲线,不要使用90度曲线,以减少高频信号的辐射;(高线需要双弧);
5、任何电源线都不应产生环路,如果难以避免,环路应尽量小;电源线的过孔应尽量少;
6、关键线尽量短而厚,并在两侧加保护区;
7、当敏感信号和噪声场带信号通过扁平电缆传输时,应以“地线-信号-地线”的方式引出;
8、测试点应预留关键信号,便于电路板贴片的加工和维护检测;
9、原理图布线结束后,应优化布线。同时,经过初步的网络检查和DRC检查,未布线区域的地线被添加到地线中,大面积的铜层被用作地线,未使用的地方被连接到印刷板上作为地线。或者做成多层板、电源、地线各占一层;